各学院、各班级:
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委会指导的全国性赛事,于2023年3月正式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大赛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培养能源经济领域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加强我校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研究,决定启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校内选拔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团队需按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类报名(团队中有一名及以上研究生即视为研究生组)。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塔里木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协办单位:乡村振兴研究协会
三、竞赛内容与赛道
本届校赛与全国大赛创意作品竞赛要求保持一致,作品形式及赛道划分如下:
(一)作品形式
1. 研究论文:围绕能源经济、绿色低碳、“双碳”目标等领域展开学术研究,需明确选择研究方法(①优化;②计量;③泛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④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⑤其他)。
2. 调研报告:针对能源领域实际问题(如区域能源利用、低碳产业发展等)开展实地调研,形成具有数据支撑和实践价值的报告。
3. 创新创业:聚焦能源经济领域的创新项目,包含项目方案、可行性分析、实施路径等内容,体现创新性与落地潜力。
(二)赛道划分
组委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的形式及研究方法,对应全国大赛标准划分赛道,确保校赛选拔与全国赛事衔接一致。
四、大赛流程与时间安排
1. 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3日—11月16日
2. 报名方式:
第一步:所有参赛团队需先通过全国大赛唯一报名系统完成注册报名(系统网址: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选择“塔里木大学”作为依托单位,按要求填写团队信息(实名制注册,确定1名固定联系人,报名后不得更换)。
第二步:完成全国系统报名后,需在2025年11月18日前,将塔里木大学校赛报名表(见附件)发送至邮箱:2463413927@qq.com,邮件主题命名为“团队类型+团队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3.校赛QQ群:963271937(用于发布校赛后续通知、答疑,所有团队需至少1名成员加入)。
(四)作品提交
1.提交时间:2026年2月23日—3月15日
2.提交要求:
第一步:通过全国大赛唯一作品提交系统上传作品(系统网址:http://energy.qibebt.ac.cn/eneco/contribution/),作品需符合“匿名要求”(封皮及正文不得出现学校、院系、姓名、指导教师、资助机构等信息)。
第二步:将相同版本的作品(PDF格式)及《大赛参赛承诺书》(团队所有成员签字扫描件)打包,发送至邮箱2463413917@qq.com,压缩包命名为“校赛作品+全国系统作品编号+团队名称”。
3.注意事项:不接收邮箱外其他途径提交的作品,逾期提交视为无效。
(五)校赛评审与选拔
1.评审时间:2026年3月16日—3月25日(具体时间见官方群消息)
2.评审标准:围绕作品的学术规范性、创新价值、现实意义、逻辑完整性等维度,由校赛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打分。
3.结果公示:评审结束后,通过校赛QQ群公示校赛获奖名单,公示期3个工作日;同时确定推荐参加区域赛的团队名单,并指导其完成区域赛后续流程。
五、参赛规则
1.组队要求: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含1名及以上研究生的团队归为研究生组),每队1—4人,确定1名固定联系人(中途不得更换)。
2.指导教师:作品由学生独立完成,可邀请0—2名指导教师提供学术指导,需在报名系统及报名表中如实填写指导教师信息。
3.限项规定:每名学生最多参与2项作品,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作品最多1项,担任联系人的作品最多1项。
4.学术诚信:严禁抄袭、使用已公开发表的专利/著作/论文(或改造后)、使用AI生成式作品;严禁提交已被期刊录用或全国性赛事获奖(含修改加工)的作品。所有参赛学生须签署《能经大赛参赛承诺书》,若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所在学院。
5.匿名要求:提交作品需严格遵守匿名规定,封皮、正文及附图中不得出现学校、院系、姓名、指导教师等标识信息,违者取消校赛评审资格。
六、奖项设置
1.校赛设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获奖团队将颁发塔里木大学校级荣誉证书。
2.从校赛获奖团队中选拔优秀队伍,推荐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区域(省)赛
七、联系方式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老师 :马信春老师
负责学生:岳好 13909483427
田圣洁15947519629
联系邮箱:2463413917@qq.com
196925572@qq.com
QQ群:963271937(请参赛团队务必加群,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学生参赛。